

品花初様
匠人

田承泰
台湾柴烧第一人
他是柴烧界唯一能上拍卖的大家,
他是当今世上唯一能烧出 贝壳蛤蜊光泽的柴烧大师,
他的作品价格远超市面价格,却一件难求,
可令人难以相信的是,
他40岁才开始学烧陶 用了30年终成大器


品花初様
匠心

柴烧:用生命的热度追求极致
我不想做瓷是因为瓷已经走到了极致,我们不可能超越前人了。而陶不一样,我可以追求超越流派,超越老师,超越我自己的上一窑。"田承泰说自己要走到一个领域的顶级里去。
决定做柴烧之前,田承泰木石雕刻小有名气,虽偶涉陶艺,却对柴烧一无所知。
那时候,台湾各种釉药的顶尖人物都有了,但没有一个是灰釉的老师,因为灰釉本身非常麻烦,很少有人愿意坚持做下去。
"灰釉要有地方烧,把木头烧成灰,烧完了这些灰,要拿来当釉,还要筛,还要洗,
光洗这一道工序就要进行九次以上,因为它含强碱,要洗得很干净,再把它晒干。
所以这个灰取得不容易,一些陶艺家也没地方烧这个木头,也就很少有陶艺家会去实际做出灰釉。”
可是,既然选择远方,便只能风雨兼程,光是灰釉的“灰”,田承泰就整整研究了7年。
从自己琢磨到拜师学艺,从研究灰到拥有自己的窑,田承泰将生命完全融入了柴烧世界,
六年零收入,对于任何一个男人来说,都是黑暗无光的岁月。
全凭太太的服装店养活一家老小,可是老田说,“不问收获,我只管烧。”



品花初様
匠品

学艺,盖窑,柴烧,窑塌,再盖,再烧,无数个不眠不休的日夜,他用泥巴坚强地与火博弈,6年后,当第一窑作品烧出来,老田带着陶罐在台北街头,漫无目的地游走,终于来到一个小店,老田把罐子往桌上一放,什么话也没有说,老板说:“还有吗,我全要了!”那一窑处女作卖了40万台币,老田拿着钱,直接来到太太的服装店,“你现在可以收一收了,我可以养活全家了!“那一刻,他和妻子都落泪了。多年的烧制,他做出了难度极高的虫蛀杯!他是柴烧界唯一能上拍卖的大家,他是当今世上唯一能烧出贝壳蛤蜊光泽的柴烧大师,他的作品价格远超市面价格。
田承泰的灰釉不仅呈现视觉上的美感,也是味觉的盛宴。因為柴烧原料取自天然,完全沒有毒素,更神奇的是,灰本身是炭,能改善水質,加上土胚裡有麥飯石,因此老田的茶碗拿來泡茶,甘醇無澀;杯子用來喝酒,高粱立刻變陳高,潤而不嗆,啤酒則爽口清甜,苦味不見了!田承泰說:把酒倒進去,一兩分鐘之後,一喝就知道不一樣。而且平常喝一瓶就醉的人,現在可以喝一瓶半,因為酒精濃度會降低。很多热爱老茶的已经要配他的柴烧用具,只是一件难求,藏家为了收田承泰的作品跟了很多年。田承泰每一窑,都要烧5000公斤的柴,成品不过二三十件,有时只是一件茶盏,田承泰柴烧的过程曾被拍成代表台湾的纪录片,一位日本评论家说,"他的柴烧过程,本身就是一件神圣的充满敬意的作品"。


